2025年7月3日,来自澳大利亚国防领域传来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早在6月16日,单个操作员在预警机E-7A上首次成功控制了两架MQ-28幽灵蝙蝠无人机,这一成就标志着自动战斗机集成的重大里程碑。根据波音公司的公告,这次前所未有的展示是由于对机组人员与无人机之间高级互操作性的需求日益增强。此次试验展示了单一操作员如何能够高效地从空降的预警与控制平台管理多个无人机,为更灵活且具生存能力的军事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进展为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及其国际合作伙伴带来了巨大的希望,让他们在面对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复杂安全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
在南澳大利亚州沃梅拉(Woomera)进行的能力演示中,E-7A上的一名机组人员实时协调了两架MQ-28无人机和一架额外的模拟飞机。幽灵蝙蝠通过担任前方传感器和潜在的力量倍增器,勇敢地向前迈进,将战术数据不断传回其母机及其攻击套件。这一集成的过程充分展示了无人机系统如何显著拓展战场的情境感知能力,同时保护那些价值高昂的有人驾驶平台,并在有争议的空域中实现分布式作战的可能性。
展开剩余56%MQ-28(亦被称为幽灵蝙蝠)的成功开发得益于波音国防、国防科学与技术集团以及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快速进展。这一项目的核心目标是让MQ-28无人机能够自主操作,或与有人机协同作战。该计划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以实现模块化的方法,从而灵活适应不同的任务有效载荷和通信需求。在更广泛的2025年军事竞赛活动中,这次最新的测试不仅凸显了MQ-28的多功能特性,也表明了它准备与E-7A、F/A-18F和F-35A等一流资产进行合作。这样的网络“系统家庭”将极大提升任务执行的韧性,并在传感器覆盖、数据融合及打击范围等方面带来成倍增长的效益。
从战略角度看,这一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技术进步的一次重大代表性事件。它展示了澳大利亚及其盟友为了加强空降作战指挥和控制能力而采取的有意识行动,尤其是在关注印度太平洋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时。E-7A在飞行中协调无人作战飞机的能力,可能会彻底改变针对愈发现代化的中国军队等近战威胁的操作策略。通过分散空中作战功能并使敌方目标复杂化,这一概念有望显著增强战斗机群的生存能力,从而有效保护飞行员远离潜在的危险区域。
在这一成就的背后,支撑综合空中优势的还有大量的投资和合同签订。波音公司的持续承诺以及各项政府支持计划如CD25,体现了国防预算在自治、支持人工智能的指挥控制系统以及下一代任务软件上的投资力度日益加大。这种公共与私人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彰显了行业、研究机构与武装部队如何加速提升能力,以应对日益变化的安全威胁格局。
这一里程碑事件表明,未来的战场将越来越依赖于人机协作的无缝结合。一位操作员能够指挥E-7A同时管理多个幽灵蝙蝠无人机,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与波音公司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协作战斗机的新时代并非遥不可及的愿景,而是一个正在迅速成为现实的全新局面。
发布于:天津市盛达优配官网-湖北配资平台-宁波股票配资网-炒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